新闻
2024年10月
教育传媒到校直击 圣公会蔡功谱中学 - 2024年10月
发展个人独特性 缔造成功光谱 开启光明前路
圣公会蔡功谱中学致力提供优质的教育,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及成长。曾珮瑜校长认为:「每位学生都有其独特性与潜能,我们不单要为社会培养栋梁,更是要启发每个学生的生命和潜能。」踏入第43年,学校继续秉承「仁爱忠诚」的校训精神,实践全人教育,积极推动STEAM创科教育,重视学习态度,提供跨学科的多元学习,照顾及发展个人独特性及学习多样性,培育学生成为未来的领袖,帮助他们谱出属于自己的彩虹。
英语教学实用为主 全面巩固语文知识
学校的英文校本课程设计采用充满活力且富吸引力的学习方法,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学习。初中阶段强调小组协作,通过资讯科技和多样化的思维方式,利用行动学习的方法,鼓励学生多聆听、多说话;高中则以校本教科书为重心,融合多元化的教学元素,如活动学习、实践、比赛、电子学习、项目学习及户外体验等,以加强学生对不同重点的掌握。此外,英文科更注重跨学科教学,早前与历史科合作,围绕邱吉尔的公开演说主题,教授学生演说的体裁、技巧和用字,借此巩固他们在英文及其他学科的知识。
英文科主任表示:「我们希望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,增强他们对学习语言的信心和渴求。」为了增强英文语境,校方特聘三位以英语为母语的教师,让他们将文化与实际语言运用带入课堂,从而丰富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熟练度。学校还会举办多元化的英语活动,如英语周、趣味英语日、英语早会及午间活动,以及「Christmas Fun day」和「Easter Fun day」,让学生沉浸在日常的英语学习氛围中,鼓励他们活学活用英文。
此外,中二级英文科特设戏剧课程,透过英语话剧让学生将英语学以致用并建立自信。学校更邀请校外嘉宾分享,早前邀请了一位旅游家介绍外国文化,帮助学生建立国际视野,以及提升对学习英文的兴趣。未来,学校计划邀请青协分享英语公开演讲技巧,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会话能力。
打破科目壁垒 跨科丰富课堂体验
学校在各科中引入不同元素,透过跨科学习,使各科之间互相补足,让课堂内容更丰富,涉猎更多范畴,将不同学习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,创造更多可能性,例如,举办STEAM正向环保袋设计及售卖工作坊,让学生在设计和运用科技的同时,学习理财和销售技巧;历史科与STEAM的合作则围绕战争科技的主题,学生利用飞行模拟器体验一战时的战机飞行,增强学习的代入感;在探讨埃及木乃伊的课题时,历史科与化学科和科学科合作,安排学生动手制作「木乃伊鱼」,使教学变得更有趣。透过跨科学习,学生明白知识并非割裂,而是具有共融性,激发了他们对探索知识的好奇心和兴趣。
提倡创科教育 发展企业家精神
学校提倡创科教育,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、解难能力以及创科精神,发挥个人潜能,同时培养他们沟通、协作的能力。学校的STEAM教育框架包括「STEAM for student」和「STEAM for teacher」。「STEAM for student」 分 为「Steam for All」、「Steam for Some」 及「STEAM for Elites」三层。「STEAM for All」在初中阶段进行,当中包括不同的教学活动,如机械臂及人工智能课程等,并会渗入其他学科,让所有学生有机会接触STEAM教育。
「STEAM for Some」以学会形式进行,提供不同主题的抽离式教学,如无人机课程、航天课程等,培养学生对创科的知识和兴趣。「STEAM for Elite」则会提供更多培训,学生有机会外出比赛及交流,开阔眼界。学生在创科比赛亦是表现出色,在2024年「国际青少年创科奥林匹克大赛」中学组无人机项目中,勇夺校际赛季军和队际赛冠军,以及在中学组人工智能项目中赢得校际赛亚军及队际赛季军。
此外,「STEAM for teacher」分为「STEAM for all teacher」及「STEAM for STEAM Teacher」,前者培训全校老师STEAM基础知识,让他们在日常课堂中运用;后者则提供专门课程,让STEAM老师在学习后再授予学生。今年,学校更在STEAM教育中渗入「企业家精神」的概念,例如提供资讯科技工作的实习机会,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学以致用,强化自己的解难能力、创新思维等。曾校长希望培养学生21世纪所需的STEAM素养和态度,面对将来世界的挑战,能够站得更高,看得更阔,走得更远。
多元学习经历 发挥所长、增广见闻
学校鼓励学生勇于尝试,提供多元学习经历发展潜能,例如,学校邀请艺术家分享心得,并推行多媒体创作课程。在体育方面,校内设有健身室和身体成份分析仪等设施。每逢星期五,校方会举行运动服日,并将当天最后一节课用于跨班级的大型课外活动,提升学生对体艺的兴趣,发挥个人潜能。学校多年来培养了不少在体艺方面有杰出成就的校友,如跳绳世界纪录保持者之一的港队成员黄启铭、香港十大杰出设计师姚博皓(姚子裕)以及首位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女性曾燕红。此外,学校还会安排境外交流活动,让学生就科技、文化等主题前往德国、韩国及内地考察,增广见闻,建立国际视野。
雕琢每一颗宝石 正向栽培丰盛生命
曾校长认为: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未经雕琢的宝石,我们希望透过正向教育,让他们发挥独特的光芒。」校方以品格优势、成长思维和回应式的课堂管理为基础,提升学生和老师的正向情绪、投入感、良好关系、成就感及意义人生,从而成就丰盛的生命,例如,学校与香港城市大学正向教育研究室合作制作正向教育教材,为中一学生提供成长思维课程,透过脑科学的原理来锻炼脑部,提升成长思维。此外,推行「人物生命教育课程」,借助成功人物的故事培养学生努力坚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。
经济科试行「失败习作簿」,让学生记录自己的失败,以帮助他们从错误中总结经验。今年中四则推行静观课程,并设置「静心间」,让学生透过静观技巧减压,提升他们的抗逆力和正向情绪。近年,学校亦与北山堂合作,参加正向伙伴计划,研究正向教学法,希望学生能够运用成长思维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。
愉快迎新活动 贴心衔接支援
为了让中一新生能够投入全新的学习环境,愉快学习,学校为他们安排了一系列的迎新活动,例如八月的「积极学习营」和「忠爱好友营」,前者为学生做好不同学科学习的准备,后者则是团队合作的竞技活动,尽快建立对学校的归属感、团队精神和抗逆力。校方亦进行功课辅导班、团契等,照顾同学的不同需要,让他们未来六年能够快乐地学习。
学校亦明白新来港学生在香港生活适应、运用广东话及英语遇上困难,因此提供了充足的支援,例如安排他们提前来港,以便能更快适应环境;设立广东话语言适应班并让同辈协助,解决语言不通所带来的问题;购置更多电子阅读器材,通过电子阅读来帮助他们适应香港的英文课程;根据他们的英文水平安排不同的小班,以便提供更多个别照顾。